并不 official 的 @MakiSakai 日常私貨;
官網:https://www.zttofficial.com;
水群連結:https://t.me/ztt_official
滿地坑還是很有底蘊的,故事繁多。兩處主要公共空間市府分別將其命名為 Espace 67 和 Espace 76,即1967年滿地坑世博會和1976年滿地坑奧運會。十年内兩次承辦大型國際活動和賽事,魁國的黃金年代,也是魁獨最激進的年代。

1967年世博會被譽為20世紀最佳的一届,許多政要拜訪了滿地坑,戴高樂當年就跑來玩抽象,在市政廳前高喊「Vive le Québec libre!」,加法關係直接跌到低點。

1976年奧運會也有抽象事,那時還在老土豆任期内,老土豆要求中華民國代表團以「台灣」隊名義參賽,遭中華民國政府拒絕,於是禁止中華民國代表團入境,以至於美國當屆都説要抵制滿地坑奧運會。老小土豆可真是一家人。
滿地坑美術館之見聞:
• 這個 logo 真的不是 Gmail 嗎??
• 連畫框都有魁國版;
• 25歲及以下一律免費,也太良心ㄌ!
Habitat 67,Moshe Safdie 這老爺子 McGill 碩士畢業時的作品,彼時一戰成名,以 1967 年的眼光審視,確實前衛得體,保障每一戶光照的設計,就住宅而言也充分體現功能性。

時光轉眼飛逝六十多年,老爺子為重慶設計了來福士廣場,實際落成也五年有餘,爭議從未間斷,跟網上口水戰相同的話我也不必再提。重慶來福士廣場,八座200米以上的塔樓,還帶一條貫通其間的空中走廊,這麼龐大的建築群,一旦建成,建築本體很難稱之為失敗。

但問題是選址,它與重慶的內核究竟有何關係,又為什麼建在朝天門這個重要地段?早期項目名叫「朝天揚帆」,但似乎它也能在聖勞倫斯河畔揚帆。昨晚皇家山頂俯瞰全蒙城,連堂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都不存在這種體量的建築。老爺子一生情繫滿地坑,能榮歸故里,多好。

老爺子上個月還回了一趟重慶,侃侃而談。我只能說,這樣的龐然大物它的本體很難失敗,對很多19年之後才去過重慶的遊客而言,來福士就是一個最 impressive 的地標。但對於土著而言,卻又五味雜陳,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大師作品,一方面也希望這些作品能觸及城市的靈魂。來福士廣場是沒觸及到的,當下一代土著出生就伴隨著它的存在,城市的精神又將如何沉澱呢?對於一個已經移居的人,已經沒辦法解答了。
滿地坑聖母院
滿地坑華埠(題字竟然直接是蔣中正🤔
為啥連 Google Photos 都開始做年終總結了......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