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區」是源自蘇聯的共產詞彙,以前就見有香港人討論過,指出本土説法應作「社區」,但根本沒道出具體區別,好似只是提出了一個符合意識形態的別名而已,有一種支語警察的味道。
不過二者確有區別,我所認知的「小區」是那種修有圍墻的封閉式區域,門口還放個保安亭給你守著。以此為標準這類住宅區在港澳的確不多,很多住宅區都是以單獨一幢大樓為單位,保安室固然也有,是在大樓内部,不會干涉到公共區域。這是今晚無聊玩 Ingress 突然奇思妙想出來的:因爲無論在怎樣的偏僻小巷上,總能穿到另一條路上去,很少走進死胡同,也很少會有某個 po 摸不到是因爲它處於一個封閉住宅區「小區」内。同理一些「屋邨」本質也是開放的,某些 po 實際就是某個公屋内小公園的設施,但遊玩過程中走過的都是公共區域,毫無阻攔,不會有中國「小區」式的感受出現。
另外「小區」不太應該和「社區」相比較,而是和澳門「大廈」或者數幢大廈(澳門常有XX大廈第X座,數座大廈的這個整體)及香港「屋邨」的概念對應。之前引發爭議的點在於,媒體把類似深水埗、油麻地這樣的一塊區域稱爲「小區」,屬實離譜。中國行政區劃中亦有「社區」,每個社區往往包含有數個小區在内,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概念。
不過二者確有區別,我所認知的「小區」是那種修有圍墻的封閉式區域,門口還放個保安亭給你守著。以此為標準這類住宅區在港澳的確不多,很多住宅區都是以單獨一幢大樓為單位,保安室固然也有,是在大樓内部,不會干涉到公共區域。這是今晚無聊玩 Ingress 突然奇思妙想出來的:因爲無論在怎樣的偏僻小巷上,總能穿到另一條路上去,很少走進死胡同,也很少會有某個 po 摸不到是因爲它處於一個封閉住宅區「小區」内。同理一些「屋邨」本質也是開放的,某些 po 實際就是某個公屋内小公園的設施,但遊玩過程中走過的都是公共區域,毫無阻攔,不會有中國「小區」式的感受出現。
另外「小區」不太應該和「社區」相比較,而是和澳門「大廈」或者數幢大廈(澳門常有XX大廈第X座,數座大廈的這個整體)及香港「屋邨」的概念對應。之前引發爭議的點在於,媒體把類似深水埗、油麻地這樣的一塊區域稱爲「小區」,屬實離譜。中國行政區劃中亦有「社區」,每個社區往往包含有數個小區在内,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概念。